市第十七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于上周審議了關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執法檢查情況的報告,對我市高度重視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予以肯定,針對排查到的問題提出科學建議。
據悉,《條例》是我國第一部為保障特定群體工資權益制定的專門行政法規,確立了源頭預防、過程監管、事后懲戒的制度體系,為根治欠薪提供了銳利的法治武器。市人大常委會將開展《條例》執法檢查作為本年度監督工作的重要議題,旨在通過依法監督,針對現存問題提出科學建議,推動《條例》各項規定落實到位,切實保障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助推法治政府建設。
根據工作安排,執法檢查組于8月召開執法檢查動員會,隨后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走訪調研等多種方式,對我市貫徹實施《條例》情況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查報告顯示,自2022年以來,我市聚焦治理欠薪目標任務,持續加強組織保障、完善制度體系、優化維權服務、強化監督懲戒,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機制不斷完善,累計處理欠薪投訴線索7376件,為農民工追回工資2.42億元,線索辦結率達省考核指標98%以上。
報告同時指出,當前我市在《條例》執行過程中仍面臨一些挑戰,主要包括部分工程項目資金保障壓力較大,建筑領域市場管理不規范,違法分包、轉包等現象增加了欠薪風險等。
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執法檢查組提出了針對性意見建議:一是強化資金保障,嚴把項目準入關,規范招投標管理,完善工資支付保障機制,從源頭上筑牢欠薪防線。二是狠抓制度落地,加強用工簽約管理和施工過程監管,嚴格項目結算把關,實現欠薪問題全程監管。三是規范市場秩序,加大違法分包轉包治理力度,嚴格“異常名錄”管理,強化政府和國企項目監管,提升欠薪懲戒效能。四是健全聯動機制,壓實部門監管責任,開展常態化聯合檢查,完善風險預警處置,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此次執法檢查及審議,充分體現了市人大常委會對民生問題的高度關注和對法治建設的有力推動。常委會審議形成的意見將交市政府研究處理,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跟蹤監督整改落實情況,以法治方式守護好農民工的“血汗錢”,為我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環境。
記者 王陳陳 通訊員 董楠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