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的同志被問得緊張,我也替你們緊張!”8月26日下午,市委書記汪華東在專題詢問聯組會議上的一句話,道破了現場“辣味十足”的氛圍。這場聚焦“政府購買服務及第三方服務管理情況”的專題詢問,從選題謀劃到籌備調研,再到現場問詢,最終落腳于跟蹤督辦,每一步都透著“較真”勁兒,更彰顯了人大監督與政府擔當的雙向發力。
問什么?下足功夫的“問前功課”
這次專題詢問的選題不是“突發奇想”,而是對現實狀況的精準把握。
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在預決算審查和日常調研中,梳理出一系列需重點關注并解決的問題:政府購買服務預算編制不夠完整,預決算銜接精度不高,財政資金使用精細化管理欠缺;第三方機構監管機制不健全,管理責任易混淆;企業反映第三方多頭檢查、標準不一等。這些問題不僅影響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制約營商環境優化,更與群眾和市場主體的切身利益緊密相關。為此,市人大常委會將此議題列入年度重點工作安排,力求在專題詢問中有的放矢、靶向“除弊”。
要問得準,必須先摸得透。從3月起,市人大常委會組建工作專班,以精細化、實效化標準推進各項準備工作。
建機制,強保障。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會議研究通過《關于提升專題詢問監督質效的若干舉措(試行)》,主任辦公會議審定專題詢問工作實施方案,并向市委專題匯報,得到重視和支持,汪華東表示將親自參加聯組會議,明確要求既要找準“癥結”,更要開出“良方”,讓政府購買服務真正回歸“養事不養人、花錢辦實事”的初心。為此,市人大常委會成立由主任方宗澤任組長的領導小組,聯動市委編辦及市審計局等部門,為工作推進搭建嚴密組織架構。
聽民意,找痛點。“專題詢問要問出關鍵、詢到要害,首先得把群眾關切、企業困擾摸清摸透。”市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多渠道、全方位征集意見建議,“建議加大第三方人員培訓,優化其入企服務態度和能力”“對第三方機構進行公開考評,由企業打分”,這一條條針對性建議,就是在召集10名企業家和商協會代表面對面交流時提出的。市人大常委會還通過實地調研、發布公告、發放提示函等方式,真誠傾聽企業“吐槽”,認真收集企業“訴求”,最終鎖定“主攻”方向——既全面審視政府購買服務整體運行狀況,也精準把握預算單位“職能外包過度”具體現象;既深挖第三方服務質量不高、監管不嚴等根源性問題,也積極回應涉企行政檢查擾企等現實關切。
深調研,挖根源。“調研要沉到一線,把情況摸清、把問題找準、把對策提實”。市人大常委會成立專題調研組,走訪10家重點部門,從項目內容到資金流向,從服務標準到監管機制,“刨根問底”。在市財政局,調研組詳細了解全市政府購買服務資金使用情況;在市人社局,調研組和工作人員探討如何充分發揮就業培訓機構作用,以及如何以人才助力企業發展。“通過與各方人員深入交流,我們不僅從多角度了解淮北市政府購買服務工作的實際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還就問題深挖原因,找出根源,讓后續詢問更加‘一針見血’,既‘有辣味’,又‘有章法’。”調研組成員表示。
怎樣問?紅臉出汗的“閉卷測試”+“現場測評”
“請問市財政局,自2013年以來,國務院辦公廳和省級層面針對政府購買服務,出臺了管理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我市政府購買服務及第三方服務的基本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委員韓生祥的首問一出,詢問現場氣氛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自2022年以來,我市陸續出臺《市本級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等8項政策文件,明確購買主體及范圍、操作流程、績效管理等具體要求,基本建立了涵蓋‘目錄編制、預算審核、履約監管、績效評價’的全流程制度框架,為加強和規范政府購買服務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目前還存在頂層設計缺位、職能邊界模糊、履約監管薄弱等問題。”市財政局負責同志誠懇作答。
“如何加強綜合協調和指導監督,規范涉企檢查,減少入企頻次?”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劉妍梅有備而來,針對涉企檢查緊跟發問。
“針對涉企行政檢查領域,我局正在起草《規范監督第三方機構協助入企行政檢查的實施意見》,對第三方機構規范管理的工作原則、工作機制、監督機制等作了明確規定。下一步,我們將抓好意見落實,扎緊第三方機構準入籬笆,嚴格執法檢查行為,加強事后績效監管,嚴肅監督問責,不斷提升涉企行政檢查效能,實現檢查減量提質不擾企。”市司法局負責同志直面回應并當場表態。
“請問市人社局,如何提高第三方培訓機構的培訓質量,更好發揮就業補助資金效益?”聚焦第三方服務質量,市人大常委會委員宋文紅帶來了群眾心聲。
“我們將摸排六類重點群體的培訓意愿和企業培訓需求,公示全市35家民辦培訓機構和2家技工院校的培訓工種、培訓班次、聯系方式等信息,實現技能培訓的雙向選擇,不斷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市人社局負責同志迅速回應并作出承諾。
……
兩個小時的詢問,沒有客套寒暄,只有直奔主題。提問者問出了企業心聲、群眾關切,應詢部門答出了紓困之策、解難之道,對全市政府購買服務及第三方服務管理工作來了一次“深度體檢”,問題、原因、對策更加明晰,責任、擔當、共識進一步強化。
詢問結束后,應詢人并不能松一口氣,因為本次專題詢問不僅是“閉卷考試”,還要“現場批卷”。為增強監督剛性,市人大常委會首次增設了現場測評環節,委員和代表們紛紛按下表決器,給部門應詢情況“打分”。
“從‘閉卷考試’到現場測評,我深深感受到人大和政府齊心協力做好這項工作的態度和決心。”對于此次詢問效果,作為市人大代表參會的企業家王昌嶺給予了肯定評價。
應詢部門對此也感受頗深,“雖然會前進行了積極備詢,但在等待測評結果時還是忍不住的緊張”,并紛紛表示“測評結果讓我們深感壓力,但更添動力,后續將認真研究、改進提升工作,不辜負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的信任與重托。”
如何改?凝聚合力的“監督閉環”
這場充滿“辣味”的專題詢問,其價值遠遠超出政府購買服務本身,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整改。“此次詢問既是支持,也是支招。”會上,市長蔣曦對市人大常委會的監督和支持表示感謝,并要求政府各部門“全盤認領,深入剖析,采取堅決有力措施,切實加以改進。”市政府對癥施治、全力整改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讓監督的“剛性約束”轉化為“整改動力”。
“這次專題詢問,問出了人大監督的較真碰硬,答出了政府部門的責任擔當,尤其是市長誠懇真切的發言,讓大家看到了整改的誠意和決心。”汪華東全程參會,并作了總結點評,“下一步,要抓好監督成果的轉化運用,切實做好專題詢問‘后半篇文章’。”
“市人大常委會將持續跟蹤問效,切實推動政府購買行為更加規范,財政資金使用更加有效。”方宗澤表示。會后,市人大常委會結合調研發現問題和常委會委員審議發言,整理形成審議意見書和7項重點監督事項清單,交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研究處理,限期整改;視情與市紀委開展協同監督,盯緊盯實重點部門和重點事項,持續跟蹤督辦,強化落實問效。9月初,方宗澤主持召開專題部署會,研究制定專項督辦方案,明確由預算工委牽頭,城建、社建工委及時對接重點部門做好整改工作。10月上旬,市人大常委會又專題調度重點監督事項辦理工作。下一步,將于10月下旬會同審計部門開展“回頭看”,并將在明年再次聽取和審議有關審議意見落實情況的報告,組織滿意度測評,形成監督閉環,督促政府部門兌現承諾、見行見效。當人大監督不再流于表面,真正拿出“啃硬骨頭”的力度,從“會場討論”到“現場執行”的障礙才能被清除,而這份緊盯不放的“韌勁”,正是淮北市優化營商環境的關鍵支撐。
民之所望,監督所向。這場較真的專題詢問,既是一次監督的“壓力測試”,更是一次政企民的“同心會診”——以監督之“嚴”,守護發展之“優”,用精準有效的監督化作推動淮北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強大動能,讓發展的成色在共同守護中愈發鮮亮。
通訊員 李夢楠 張純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