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是心臟驟?;颊叩摹让衿鳌壳叭屑s有200多臺,但管理分散、位置不明確、使用技能普及率低。建議建立全市統一AED信息平臺。”
“部分城市道路由于經常開挖造成破損,后期修補標準不高,材質不一,高低不平,影響安全出行和城市形象。建議修復道路‘傷疤’,讓群眾出行有‘穩穩’的幸福。”
……
9月25日上午,在人大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淮北市中心實踐站,2026年度市級民生實事項目建議征集座談會召開。這是該站自8月中旬建成啟用后的第4場活動,與之前“舊房裝修補貼政策宣講”“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主題活動一樣,會場民主氛圍濃厚、民意表達充分、民生溫度暖暖……
當天,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及部分市直部門負責同志與13位省、市人大代表圍坐一堂,就明年初市人代會票決的民生實事項目建言獻策。這里沒有照本宣科的匯報,有的是基層一線的急難愁盼,是代表們開門見山的直言獻計,是政府部門“把好事辦好”的鄭重承諾——又一場“讓民生跟著民聲走”的民主實踐生動鋪展。
“為民辦實事,民主促民生”——從總書記囑托到淮北行動
會議伊始,市發改委匯報了近年來淮北市民生實事的推進成效: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社區養老食堂全覆蓋、城鄉公交一體化升級……一組組數據背后,是過去幾年淮北民生建設的堅實足跡。而更受關注的是,“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這項起源于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工作期間提出的“為民辦實事”長效機制,即將在淮北市、縣(區)、鎮三級全面推行。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必須堅持用制度體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民生實事票決制正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注腳。”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方宗澤的話語切中關鍵。他語氣堅定地說道:“我市票決制工作從2019年劉橋鎮試點,到2022年全市18個鎮推開,再到如今將要實現市、縣、鎮三級全覆蓋,就是要通過‘群眾提、代表定、政府辦、人大評’的閉環,讓黨委‘中心的事’與群眾‘心中的事’同頻共振?!?/p>
在他看來,票決制工作不僅是“選項目”,更重要的是“用民主的手段解決民生問題”——通過法定程序把“民心所向”轉化為“政之所行”,讓每一件民生實事都帶著民意的溫度落地。
“把建議記錄好、研判好、轉化好,是對代表履職的尊重,也是對民意的敬畏”——基層聲音的持續回響
“我先說!”省人大代表、淮北工業和藝術學校培訓中心主任李紅的發言帶著對日常生活敏銳的觀察,“我在社區調研時發現,古城路‘斷頭路’給居民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建議實施古城路貫通工程,提升科創中心周邊交通條件?!?/p>
話音剛落,省人大代表、市傳媒中心主任播音員王艷麗接過話頭,針對群眾反映的“預付卡”問題高頻訴求,提出:“商家經營不善關門,或者以發行預付卡變相融資卷款‘跑路’,致使消費者無法消費、維權困難。建議搭建預付卡消費第三方監督平臺,實現資金更安全、消費更透明、維權更高效?!?/p>
會議室里的討論逐漸升溫。市人大代表,濉溪縣劉橋鎮后呂樓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呂亞,更關注農村人居環境提升:“結合當前村級基礎設施實際需求,對村內主路實施拓寬改造,推進全村路面升級,提升村民生活品質與出行便利性。”市人大代表、濉溪縣人民醫院新生兒科主任李德新,從專業角度呼吁:“基層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部分鄉鎮衛生院兒科、產科醫生短缺,希望能加強基層醫護人員的定向培養?!?/p>
代表們的發言既有“大民生”的宏觀視角,也有“小切口”的細致觀察:淮北市快遞行業協會會長樊毛妮關注“快遞進村”最后一公里的暢通;市人民檢察院三級檢察官助理周夢楠從改善教學條件角度建議“把小學教室安裝空調納入民生實事”……
每一位代表的發言,都得到與會領導的高度關注、認真傾聽。方宗澤、副市長劉家宏、市人大常委會秘書長趙德榮等聽到共鳴處不時微微頷首,并仔細記錄。這無聲的互動,是對代表履職的尊重,也是對民意的敬畏。
“大家的建議都帶著泥土味!”主持會議的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張香娥邊記錄邊回應,“這些話不是‘紙上談兵’,是代表們跑出來的、聊出來的,是老百姓最真實的心聲。我們一定要記錄好、研判好、轉化好。”
“不僅要‘聚民智’征集項目,更要‘強擔當’辦好項目”——承諾與責任下的“民生答卷”
代表們的“熱乎建議”引發更深思考:如何讓民生項目既貼合需求,又具備可操作性,真正辦好辦實,讓群眾可感可及?
劉家宏的回應務實而坦誠:“政府系統將堅持系統思維,對大家提出的建議全面梳理、科學論證?!彼e例說明:“比如‘養老’是高頻詞,但我們需要區分是‘機構養老’還是‘社區居家養老’?是‘硬件改造’還是‘服務提升’?財政資金有限,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他代表市政府承諾,對群眾關注度高、受益面廣、財力可承受的好項目,將優先篩選納入,確保當年實施、當年見效,更要建管同步,避免出現重建設、輕維護的問題。
方宗澤從“全流程”角度提出要求:“票決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彼麖娬{,人大將把項目審議、監督納入年度重點,通過“集中視察+滿意度測評”等方式跟蹤問效;政府則要“一竿子插到底”,既要按時完成任務,更要建立長效管護機制?!氨热缃损B老食堂,就要保證飯菜質量;修了便民道路,就要做好后期養護。”
“從碎片化的建議中,提煉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常態化民意征集背后的“由民作主”
從街頭巷議到線下交流、線上建言,近年來,在全市各鎮和烈山區區級實踐中,民生實事征集渠道不斷拓寬、形式不斷豐富,征集的建議質量逐年提高,實現了民意表達“隨時在線”。
“這就是民主最鮮活的樣子。”省人大代表李娟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民主’離咱老百姓有點遠,現在通過實踐站、代表‘家室站點’等途徑,群眾能直接把想法告訴代表,代表再帶到會上,政府認真回應——整個過程看得見、摸得著?!?/p>
民意是民生實事的“源頭活水”。方宗澤指出,目前收集到的項目建議量還不多,征集工作還有很大拓展空間。要進一步拓展征集渠道,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民生實事項目征集。要善于從大量碎片化建議中,提煉出群眾對美好生活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動態更新充實民生實事項目儲備庫,推動民生實事征集常態化,更好實現“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
征集座談會雖已結束,但民生實事票決制的“征集初定、審議票決、組織實施、監督評議”工作鏈條仍在高效運轉。透過每位參會者的眼神,我們看到了沉甸甸的責任。
可以預見,這場充滿“民生溫度”的民主實踐,正如當前難得的秋雨為干涸大地帶來濕潤和清涼一般,也將潛移默化滋養著淮北的治理體系和百姓的生活品質?;蛟S明年此時,居民們茶余飯后談論的,就是改造一新的老舊小區、修葺平整的城市道路、新落成的公交站亭……淮北的民生保障之路,正在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火熱實踐中,走得愈發堅實、寬廣,讓一個個源自群眾智慧的“微心愿”,通過莊嚴的民主程序,照進現實,轉化為可觀可感、可觸可及的幸福圖景。
記者 王陳陳 孫楠 通訊員 田文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