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更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2025年以來,淮北各金融機構堅守“金融為民”初心,圍繞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民生服務等關鍵領域精準發力,以一系列有溫度、有力度的舉措,將金融活水引向需求最迫切的地方,為城市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科創賦能添活力
培育新質生產力
近日,安徽北宏銅業有限公司流動資金告急,淮北農商銀行小微金融服務專員走訪發現后,啟動綠色通道,突破傳統房產土地抵押模式,創新倉儲質押融資,快速緩解了企業困境。
科技型小微企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我市金融機構精準施策,將“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工具”向其傾斜;農行相城支行“普惠科創e貸”額度提至300萬元、利率低至3.1%,還以“知識產權質押+政府風險補償”模式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助農惠農暖人心
繪就鄉村振興圖
聚焦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和鄉村金融特殊需求,推動助農惠農覆蓋面更寬、供需對接更精準,淮北金融機構下沉服務重心,為農戶致富、農業升級保駕護航。
在濉溪縣鐵佛鎮,養牛戶潘德帥想擴大規模、引入“智慧養牛”模式,卻因資金不足受阻。安徽濉溪湖商村鎮銀行迅速開辟助農信貸“綠色通道”,優化審批流程、壓縮辦理時間,及時發放貸款,不僅幫其實現養殖規模擴大,更推動其邁入“智慧養牛”產業化新階段。“多虧了銀行的支持,讓我的創業夢想得以繼續!”潘德帥感激不已。
民生服務解民憂
傳遞金融溫度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淮北監管分局積極引導轄區銀行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為民辦實事”舉措,把更貼心、更便捷的金融服務帶到老百姓身邊。聚焦重點民生領域,投放資金支持供水管網建設、保障性住房租賃物業改造、標準化廠房建設等項目;主動擔當作為,出臺多項優惠減免政策以提振消費、擴大需求、拉動生產,形成促進經濟持續增長的良性循環;將金融教育下沉至鄉村,向老年人宣傳反假幣、反電詐等知識,守護群眾“錢袋子”。
記者 陳倩 通訊員 王思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