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我市創新構建自然資源資產審計評價體系,以《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操作指南》為綱領,通過量化評分機制將生態保護責任轉化為可核驗的履職數據。兩年來,累計開展離任審計38人次,追責資產近1.9億元;同步推進綠色低碳產業專項審計,破解政策執行堵點28項。審計成果獲國家級期刊專題報道,彰顯了審計監督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剛性約束作用。
構建評價體系。創新推出《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操作指南》,以資源利用、生態保護、環境質量為核心維度,構建量化評分體系,將領導干部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責任具化為可核、可比、可用的生態履職“成績單”。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開展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38人次,提出建議87條。
開展專項審計。深入開展淮北市綠色低碳產業發展政策專項審計調查,緊盯政策執行、資金使用、項目建設等關鍵環節,精準識別問題癥結28項,針對發現的“政策空轉”、資金效益不佳、項目滯后等問題靶向發力,提出針對性意見建議。
注重成果轉化。高度重視審計成果轉化與傳播,依托官方網站等宣傳陣地,及時發布審計動態與成果,增強審計工作的透明度、公信力和社會認同感。其中,編寫的審計案例《柳孜運河遺址保護大棚審計紀實》被《中國審計》作為封面專題采用。
記者 鄒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