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慈善事業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堅持以服務民生、促進和諧為導向,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方匯聚慈善資源,持續拓展服務領域,體制機制不斷健全,監管效能穩步提升,社會參與度日益提高,在助力共同富裕、增進民生福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補充作用,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
拓寬募捐渠道,慈善資源總量穩步增長。積極構建多元化、便捷化的慈善募捐體系。在鞏固線下募捐、定向捐贈等傳統方式基礎上,鼓勵支持企業、社會組織和個人通過冠名基金等方式參與慈善。近年來,全市年度慈善捐贈總額持續保持穩定增長,為開展慈善救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聚焦群眾關切,慈善救助效能顯著增強。緊密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和民生需求,精準實施慈善救助項目。聚焦特殊困難群體,持續開展“助醫、助學、助老、助殘、助困”等傳統品牌項目,如“情暖萬家”大病救助、“圓夢大學”助學行動等,有效緩解了困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同時,積極回應社會熱點,拓展服務領域,在鄉村振興、應急救援、社區服務等方面主動作為。
培育慈善主體,組織建設得到規范發展。大力培育和發展各類慈善組織,優化結構布局。依法做好慈善組織認定和公開募捐資格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管。通過政策扶持、能力建設、評估督導等方式,引導慈善組織健全內部治理結構,規范財務管理和項目運作,提升專業化和公信力。
推進陽光運作,慈善公信力建設不斷加強。嚴格落實慈善信息公開制度,督促指導慈善組織及時、準確、完整地向社會公開募捐情況、捐贈款物使用、項目實施效果等重要信息,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加強對慈善組織、慈善活動的日常檢查和專項審計,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通過一系列舉措,慈善組織的透明度和公眾信任度得到有效提升。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李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