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市民政局聚焦傳統救助碎片化問題,通過機制改革與科技賦能,持續突破低收入人口救助幫扶瓶頸。
政策并軌全國領先。率先開展防止返貧幫扶與低收入人口救助“兩項政策銜接并軌”改革,建立監測、標準、政策、責任、工作、評估六大統一體系,人員精簡10%,表格文書材料精簡率58%,信息采集指標剔重近30%,認定流程合并簡化為7個步驟,實現“一門申請、一窗辦結”。今年4月,在淮召開全省推動“兩項政策”銜接并軌改革試點工作推進會,經驗獲全省推廣;6月,在全國低收入人口常態化救助幫扶培訓班上專題授課,經驗獲全國推廣。
智能監測主動響應。市民政局牽頭,與市數據資源局密切配合,統籌調度推動市民政局與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21家單位的43項數據比對共享685萬條數據,對困難群眾實施“紅黃綠”三色分級預警。2024年以來處置預警信息4266條,新增救助對象15235人。
社會力量多元協同。建立“政府+企業+高校+慈善”幫扶聯盟,為低收入困難群眾提供愛心捐款、就業崗位、電商服務等;打造“人才+”低收入人口專家服務團幫扶模式,為低收入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服務、醫療義診等服務;孵化“救急難”互助社,鏈接救助資金1437.42萬元。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周歡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