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企業邀請,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與市道路運輸管理服務中心聯合組建幫扶小組,深入企業開展指導。從“怕檢查”到“盼檢查”,標志著當地交通領域從“你來查”到“我要約”的轉變;從被動應付到主動求進,這正是安全生產領域最可貴的積極姿態。
過去,不少企業對安全檢查抱有抵觸心理:怕查出問題被處罰,怕流程繁瑣影響生產,于是常出現“遮遮掩掩”“臨時補賬”的應付之舉。這種“你來查”的被動模式下,安全管理淪為“表面文章”,隱患如同藏在暗處的“定時炸彈”,看似風平浪靜,實則危機四伏。而現在企業的“我要約”,打破了這種消極循環——企業不再將安全檢查視為“負擔”,而是當作排查隱患、補齊短板的“助力”,把安全生產從“要我做”的外部要求,變成了“我要做”的內在需求。
這種積極態度的背后,既離不開企業安全意識的覺醒,更得益于政府監管模式的創新。市交通運輸部門推出“邀約式”檢查,明確“結果不作為處罰依據”,打消了企業“怕問責”的顧慮;同時組建專業幫扶小組,圍繞“人、車、制度”精準“把脈”,開出“配備專職安全員”“規范學習考核”等“良方”,讓企業切實感受到檢查不是“挑錯”,而是“送策”。正如企業負責人所言,專家上門“體檢”省下了走彎路的成本,這種“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的服務型監管,讓企業敢主動、愿主動。
安全生產沒有“旁觀者”,只有“參與者”。從“你來查”到“我要約”的轉變,不僅是企業安全理念的升級,更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體現。它證明:當監管從“命令式”轉向“服務式”,企業從“被動改”轉向“主動防”,就能形成安全治理的“雙向奔赴”。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主動求“查”就是主動護“線”。期待更多企業拿出抓安全的積極態度,讓“我要約安全”成為行業常態,筑牢安全生產的堅實防線。
丁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