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來安徽考察時強調,要守好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殷殷囑托催奮進,篤行實干譜新篇。我市始終牢記總書記囑托,以感恩奮進的姿態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聚焦新型工業化建設,以產業集群培育為抓手、科技創新為引擎、數字化轉型為動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制造業在平穩發展中不斷邁向高質量,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產業集群提質特色優勢持續凸顯
走進濉溪縣百善現代農業綜合開發示范區,標準化生產車間內機器轟鳴,一批批深加工食品正從這里發往全國各地,從良種到產品、從產品到品牌的產業致富路逐漸打通。作為2025年度安徽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濉溪縣綠色食品精深加工產業集群的獲評讓我市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數量增至3個,位居全省第9位,成為區域產業升級的重要支撐。
在產業布局上,我市精準發力優勢賽道。上半年,鋁基高端金屬材料及汽車零部件、先進高分子結構材料等四大優勢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比重達50.6%,《淮北市推進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工作方案》的落地實施,讓產業發展路徑更清晰。在綠色食品產業上,我市打出“特色拳”,制定出臺《淮北燙面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抓推介、抓原料、抓主體等12項目標任務,力爭到2027年,淮北燙面工業產值累計達12億元,全產業鏈總產值累計達50億元,為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打開新空間。
創新驅動加碼科技賦能成效顯著
“從省級專精特新到國家級‘重點小巨人’,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政府的精準培育。”合眾機械負責人感慨道。作為我市今年新增的獲中央財政支持的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合眾機械的突破是當地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縮影。
今年上半年,我市科技創新成果豐碩:新增省級新產品5項,數量并列全省第4;新增國家(行業)標準10項,居全省第5;新增省級“三首”(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產品7個,累計達72個。中芬礦機獲評安徽省重點產業鏈標志性產品,科寶生物入圍省級未來產業示范應用項目,創新能級持續躍升。
在產學研協同方面,我市推動8家企業與高校院所對接17個合作項目,其中6個已正式簽約。力幕新材料等23家企業參與省級制造業“揭榜掛帥”招才引智專項攻關,瑞柏新材料等7家企業的9個創新產品入選長三角區域創新產品應用示范案例征集,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的融合度不斷加深。
數字轉型提速智能升級步伐加快
“車間設備運行數據實時上傳,生產效率提升30%以上。”口子酒業“基于物聯網感知技術的兼香智釀5G智能工廠”內,工作人員展示著數字化改造帶來的變化。作為淮北市新增的3個先進級智能工廠之一,其轉型成效是我市數字化發展的生動注腳。
今年以來,我市數字基礎設施持續完善,新增5G基站225座,累計達4553個,實現6個省級工業園區5G全覆蓋;建成6處IDC機房,工業互聯網創新服務中心投入使用,企業數據“一網集成”能力顯著增強。相山經開區獲評2025年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園區,力普拉斯等10家企業入選省級數字化轉型典型示范項目,淮海實業躋身省級重點行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化轉型“梯隊”持續壯大。
針對中小企業轉型難題,我市創新“政府購買服務+服務商實施”模式,按園區、產業鏈定制改造方案。目前,210家企業完成數字化轉型測評,任務完成率居全省第一方陣;上云上平臺企業超1700家,較2024年底增長200余家,數字化已成為制造業提質增效的“關鍵變量”。
服務效能提升全鏈條保障添動力
“從政策申報到融資對接,企業服務員全程跟進,我們已累計獲得‘畝均英雄貸’9億元,解了擴產燃眉之急。”英科醫療負責人說。作為畝均效益領跑者企業,其發展受益于我市不斷優化的服務體系。
在政策支持上,《淮北市惠企政策白皮書(2025年版)》集成9部門201條政策,推動“直達快享”;兌現省級支持制造業獎補6376.7萬元,對上爭取資金實現年度目標的112%;獲批2025年第一批大規模設備更新項目資金7101萬元,居皖北前列。
企業培育方面,專精特新企業入庫112家,“小巨人”企業入庫30家,43家企業獲評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梯隊培育機制日趨完善。金融服務持續加力,通過“春風暖企政銀護航”等活動,幫助22家企業獲銀行授信超1.8億元,17家金融機構的116項產品線上集成,中小企業融資便利度顯著提升。
畝均改革深化為產業發展“騰籠換鳥”。上半年,我市為310家次企業發放“畝均英雄貸”46.4億元,處置低效工業用地1542.47畝,2024年規上制造業企業畝均稅收達16.42萬元/畝,同比增長14.5%,資源配置效率持續優化。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我市將繼續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更大的決心、更實的舉措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在安徽往前趕的征程中展現淮北擔當、貢獻淮北力量。
記者 鄒晨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