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推行以來,市民政局聚焦救助幫扶領域數據壁壘問題,多措并舉推進跨部門數據對接,構建起精準、高效、便捷的救助服務體系,讓困難群眾少跑腿、好辦事。
試點突破,打通數據共享路徑。將我市社會救助相關數據共享工作納入省“高效辦成一件事”揭榜掛帥任務,并作為試點市,先試先行。成立由市民政局牽頭、市數據資源局協同的工作專班,系統梳理業務流程、數據需求統籌調度,推動與市公安局、市教育局等22家單位43項數據比對共享。
平臺升級,精準識別需求信息。優化升級我市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信息平臺,從“主動發現、預防錯保、避免漏保”三個維度設置56項預警指標,自動比對分析數據異常情況,打破民政、醫保、人社、公安等部門的數據孤島。通過制定標準化數據接口,實現涵蓋救助對象家庭收入、醫療支出、就業狀況等關鍵數據實時共享,為精準識別救助需求奠定基礎。
機制保障,部門聯動安全管控。建立數據更新聯動機制,各部門按職責及時上傳最新數據,確保平臺信息“鮮活有效”。同時,強化數據安全管理,嚴格落實信息加密、權限管控等措施,保障群眾隱私。目前,已完成27項數據歸集,2項數據已在歸集。
效能提升,全流程建立線上救助體系。依托監測平臺,整合8大社會救助業務系統,深化多部門數據共享,形成常態化動態監測和救助幫扶機制;構建3大基礎模塊,實現救助全流程線上辦理,動態比對部門數據的同時,提升低收入人口識別認定精準度。數據比對共享助力民政部門及時開展救助,相關部門同步通過賬戶開展常態化幫扶,推動業務提升。
記者 朱冬 通訊員 袁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