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醫保局聚焦門診慢特病患者醫療負擔問題,通過優化政策、擴大范圍、簡化流程等措施,持續釋放改革紅利。截至目前,全市門診慢特病報銷73.8萬人次,報銷金額28705萬元。
優化保障政策,提升報銷水平。提高特發性肺纖維化慢性病支付限額。為保障參保患者長期門診治療需求,將特發性肺纖維化慢性病年度支付限額由原職工10000元、居民8800元,調整為職工20000元、居民17600元。規范統一慢性丙型肝炎病種及支付限額。將“慢性丙型肝炎1b型(編碼M00204)和非1b型(編碼M00203)”統一為“慢性丙型肝炎(編碼M00203)”,年度基金支付限額由1b型職工9200元、居民8200元,非1b型職工5300元、居民4700元,統一為職工醫保9200元、居民醫保8200元。政策調整預計為參保患者減輕負擔240萬元。
擴大保障范圍,完善服務體系。目前,全市門診慢特病病種已達92種,其中普通慢性病病種44個,特殊慢性病病種48個,包括戈謝病、結節性硬化癥等9種罕見病。全面取消基本醫保門診慢特病用藥目錄限制,患者只要使用符合病情的國家醫保目錄藥品均可按規定報銷。推行12周長處方制度,對高血壓、糖尿病等病情穩定患者單次取藥量可延長至3個月,減少患者就醫頻次。
簡化經辦流程,提升服務效能。建立待遇通達機制。帕金森綜合癥、先天性免疫蛋白缺乏癥等8個病種實現“免申即享”,參保患者憑醫保平臺預享受名單直接認定并短信通知待遇;青光眼、重度特應性皮炎、惡性腫瘤等5個病種“即申即享”,患者申報后即時享受待遇。同步實現高血壓、糖尿病等10個慢特病醫療費用跨省直接結算。建立“雙通道”供藥機制,確保患者用藥便捷可及。上半年通過藥店報銷慢特病6906人次,報銷金額2429萬元;慢特病跨省直接結算9604人次,報銷金額639萬元。
下一步,市醫保局將持續跟蹤政策執行效果,動態調整保障范圍和支付標準,深化慢特病保障服務體系建設,推動改革紅利精準直達患者,切實守護群眾健康福祉。
見習記者 傅天一
通訊員 李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