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醫保局以全省市級醫保數據專區應用試點為契機,聚焦數據底座、資源應用、共享協同等,推進醫保數據工程項目建設,實現數據匯聚、治理、開發利用與價值釋放。
筑牢數據根基,夯實平臺底座。采用“省中臺+市專區”數倉模式,完成本地生產數據、本地所屬省級生產數據及醫保歷史數據的歸集治理,目前已歸集59類20億條數據,溯源至2008年。就診、結算表日“臟數據”占比低于0.3%。同時,按“最小必須”原則配置資源,經六輪云資源調整評估,資源占用率從75%降至60%,為專區建設筑牢基礎。
構建數據矩陣,支撐業務決策。依業務場景需求,構建以主題數據庫和專題數據庫為核心的矩陣體系。通過原始數據建模開發,形成高質量、高復用性數據集,支撐業務分析與決策。當前已完成歸集、治理的業務基礎數據,涵蓋多個子系統,建成10大主題域、86個主題庫及53個專題庫。
深化數據應用,提升服務效能。建立業務統計分析系統,含37項統計分析、7項數據檢測及10項自定義查詢功能,助力提升工作效率;建成市級醫保大數據中心,為基金運行、基金監管、異地就醫監測等8個場景應用提供數據支撐,實現多維可視化數據監測;開發智能語音識別系統,精準識別查詢需求,優化交互體驗。
規范安全管理,構建閉環機制。構建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建立包含源頭審核、智能清洗、多維存儲、深度應用和安全銷毀的完整閉環機制。采用權限最小化、操作留痕等技術手段,實施“事前防控—事中監管—事后追溯”立體化安全策略,形成高效、安全、實用的醫保數據管理新模式。
記者 王陳陳 通訊員 趙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