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淮北市把直播電商作為經濟發展新引擎,發力“直播+”賽道,推動電商與一二三產業融合。2024年,該市開展直播3.1萬余場,參與直播商品網絡零售額2.2億元,帶貨主播超1000人。
淮北市如何通過“直播+”賦能實體經濟,實現聯農帶工、以工興貿?新春伊始,記者在當地展開調查。
“家人們,這是用富硒黑花生炒制的五香花生仁,現在下單享受滿減優惠。”2月14日,記者走進皖北電商產業園直播間,兩名主播正推銷安徽蘇太太食品有限公司的新品堅果。
蘇太太食品是當地一家休閑食品研發生產企業。皖北電商產業園成立后,負責運營的淮北中栩數字經濟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郝明溪,邀請其加入直播電商賽道。
郝明溪告訴記者,產業園發揮直播人才集聚和高校合作優勢,促成蘇太太食品與淮北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合作,訂單式收購學院在淮北市烈山區古饒鎮試驗田種植的百畝富硒黑花生,由企業加工成堅果,產業園打造行業標準化直播間代為直播銷售,實現聯農帶工、以工興貿。
“企業缺乏直播人才,過去沒有涉足直播電商,產品主要通過線下銷售。”蘇太太食品公司董事長陸士友說,電商“黏合”產業后,產品網銷量大幅提升,已占總銷量近三成。
隨著產品熱銷,古饒鎮今年擴大了黑花生種植面積。
在淮北市推動下,去年6月,使用面積8400平方米的皖北電商產業園在淮北相山開發區大學科技園一棟高層大樓開園運營,并成為4所高校電商人才聯合培育基地。
周群是電商產業園的全職主播,早期在外地從事直播工作,通過招才引智回到家鄉。“產業園緊鄰淮北市區,工作環境和收入都不錯。”周群告訴記者,她平時主要從事當地特色農副產品、企業休閑食品的直播銷售。
記者在電商產業園看到,這里不僅有電商辦公區、標準化直播間、倉儲物流區,還設置了生活服務區、創新創業孵化區,良好的環境和區位優勢,吸引了電商企業和直播人才集聚。
短短半年多時間,產業園已吸納網絡整合營銷、小紅書營銷、抖音營銷、全職主播100余人,建成標準化直播間20間,擁有電商培訓師10人。
“我們還強化直播人才培育,成立的淮北市開元職業培訓學校已經市人社部門備案,參訓人員考試合格,可進行互聯網營銷師、商品選品員相關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郝明溪說,產業園成立至今已開展電商直播培訓19期,直播云課堂3期,累計培訓1800人次,帶動電商自主創業800人,培育再就業180人,帶動當地土特產和企業產品銷售20余種。
補齊電商直播人才缺口后,如何充分發揮主播作用,讓產品搭乘“電商快車”達到以貿促工、以工興貿理想效果?
去年9月,入駐產業園的淮北丞小鹵餐飲有限公司給出答案。“產業園建成后,運營方主動邀請我們加入直播電商,通過成立新公司、打造新品、重塑品牌,帶動家族企業漢享食品重獲新生。”丞小鹵餐飲公司總經理張彬說,入駐皖北電商產業園,在運營方團隊指導下,找準了研發生產鹵味制品的新賽道。
張彬告訴記者,投資30余萬元完成設備改造后,漢享食品從生產速凍米面食品轉向生產鹵味制品,成為丞小鹵餐飲的中央廚房。
丞小鹵餐飲注冊品牌,依托產業園人才優勢,發力直播電商,通過線上引流,帶動線下直營店布局。眼下,丞小鹵餐飲直營店已發展至19家,遍布三省七市。短短數月,丞小鹵餐飲就達到零售業企業納統標準。
“目前,產業園入駐企業23家,其中招引頭部外地電商企業4家,實現內貿產值約5000萬元,帶動就業300人。”郝明溪說,今年,產業園將幫助50家以上制造業企業、合作社等開展電商業務轉型,加快直播電商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淮北市加大知名電商直播企業、供應鏈企業、數據營銷第三方服務機構等產業鏈招引,加快構建直播電商全產業鏈。同時,結合優勢特色產品,推動各縣區電商直播品牌化發展,皖北電商產業園、疆湖電商、星馳電商、興農電商等多家直播基地聯農帶工效應顯現。
淮北市商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該市將出臺推進電子商務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在加快本土電商企業發展壯大、促進工業電商提升發展、打造優質網銷產品品牌上重點發力,力爭到2027年網絡零售額達到100億元,推動淮北成為皖北地區具有影響力的直播電商新高地。
安徽日報記者 吳永生 張彩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