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反映的停車難問題,3個多月就解決了!新增100多個車位,消防通道也劃得清清楚楚,晚上回家再也不用繞圈找車位了!”傍晚時分,杜集區礦山集街道朱莊社區四興小區的停車場內,居民張先生一邊熟練地倒車入庫,一邊向回訪的區人大常委會調研組感慨。這溫暖的一幕,不僅是居民生活品質提升的真實寫照,背后更是杜集區人大常委會“接地氣選題、小切口突破、深調研發力、硬監督推進”的履職成果。
選題“貼民心”:從群眾“吐槽聲”里錨定監督方向
人大監督的生命力在于貼近群眾需求,監督議題選得準不準,關鍵要看是否戳中群眾的急難愁盼。2024年年初,杜集區人大常委會聚焦基層治理痛點,開展“沉浸式”調研。當調研組走進四興小區時,剛踏入大門就被圍上來的居民“攔住了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滿是對停車問題的焦慮:“小區車位本來就少,還有人堆雜物占著車位,回來晚了根本沒地方停!”“前陣子小區里著火,消防車愣是被亂停的車堵在外面,多危險??!”
居民的聲聲吐槽,讓調研組深刻意識到:停車難看似是“家常小事”,實則是關乎居民安全感、幸福感的“心頭大事”?!氨O督不能‘拍腦袋’定方向,群眾盼什么、愁什么,我們就該盯什么、督什么。”調研組當即行動,迅速組織區住建、城管部門及相關鎮街分管負責人召開專題協調會,將在四興小區收集到的居民訴求逐條梳理、詳細通報;同時要求各鎮街對轄區內所有老舊小區開展全面摸底排查,精準掌握每個小區的車位缺口、停車秩序混亂點位等情況。
經過多輪走訪核實與分析研判,“加強老舊小區停車設施改造與管理”被正式確定為2024年度重點監督議題。沒有宏大的敘事框架,只聚焦群眾最迫切的“停車”需求,卻精準擊中了老舊小區治理的民生痛點,為后續監督工作劃定了清晰靶心。
調研“沉下去”:用“蹲點式”摸排找準破題關鍵
監督要想見實效,調研必須“深到底、摸實情”。為徹底摸清老舊小區停車難的“病根”,杜集區人大常委會組建了一支由區人大代表、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工作人員及社區干部組成的專項監督小組,采取“四不兩直”的方式,在雙龍社區、朱莊社區等多個老舊小區開啟了“蹲點式”調研。
每天清晨7點,監督小組成員就守在小區出入口,記錄居民上班高峰期車輛進出的情況,統計臨時停靠造成的通行延誤;中午12點,他們又頂著烈日走訪小區沿街商戶,核查是否存在商戶私占公共車位、設置障礙物阻止居民停車的現象;到了晚上8點,他們則跟著晚歸的居民一起體驗“搶車位”的焦慮,記錄下夜間車位缺口最真實的供需矛盾;甚至在周末,他們還會跟著物業人員逐一排查小區內的閑置空地、邊角區域,測算可改造為停車位的空間面積。
在雙龍雅舍北區調研時,監督小組成員發現了一個關鍵問題:該小區其實建有配套的地下停車場,且早已通過驗收達到使用標準,卻一直處于封閉不對外開放的狀態。這一情況造成了嚴重的空間資源浪費——一邊是地下停車場閑置,一邊是居民車輛只能擠在小區綠化帶、主干道上停放,甚至有部分車輛占壓盲道、堵塞消防通道。這種混亂的停車狀況,不僅給居民日常出行帶來極大不便,更埋下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監督“硬起來”:以“辣味”問效推動問題落地解決
調研摸清了“病灶”,更需要靠“硬監督”來“對癥下藥”。2024年7月,杜集區人大常委會專門召開“老舊小區停車改造”專題詢問會,區住建局、城管局、礦山集街道等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坐在“問詢席”上,直面人大代表提出的“辣味”提問:“老舊小區停車改造的資金從哪兒來?總不能只靠政府財政兜底吧?如何建立可持續的資金保障機制?”“改造完成后怎么管?萬一過段時間又出現亂停車、占車位的情況,是不是又會回到改造前的老樣子?”面對一連串直擊要害的追問,相關部門負責人沒有回避,當場逐一回應并明確了解決方案:一方面,建立“政府補一點、物業籌一點、居民出一點”的三方資金籌措機制,減輕單一主體的資金壓力,確保改造項目能順利推進;另一方面,同步制定“改造一個、管好一個”的后續管理細則,包括為居民劃定專屬停車位、引入智能停車管理系統實現車位實時監控與預約、組建由居民代表參與的停車監督隊等,從制度上杜絕改造后問題反彈。
專題詢問會并非監督的“終點”。會后,杜集區人大常委會立即成立了跟蹤監督小組,每月定期前往改造小區“對賬”核查:對進度滯后的項目,及時下發督辦函要求限期整改;對改造標準不達標的區域,堅決要求施工方返工完善;在項目驗收階段,還專門邀請居民代表一起參與,讓居民成為監督的“考官”,確保停車改造工作不打折扣、不留死角。
如今,再次漫步杜集區礦山集街道的老舊小區,曾經擠得水泄不通的主干道變得有序通暢,新增的停車位整齊排列,消防通道上清晰的禁停標線格外醒目,再也看不到亂停亂放的車輛。老舊小區停車難題的破解,只是杜集區人大常委會“小切口監督”的一個縮影——從“校門口食品安全監管”到“菜市場明碼標價落實”,從“老舊管網漏水維修”到“社區衛生服務站藥品供應保障”,每一個監督議題都來自群眾的“吐槽聲”,每一次監督行動都瞄準群眾的急難愁盼。
人大監督的底氣,來自群眾的滿意。杜集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登俊表示,人大監督不需要“貪大求全”,只要把“小切口”選在群眾的心坎上,把調研工作做在基層一線,把監督力量抓在關鍵環節,就能讓“小監督”守護“大民生”,讓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家門口不斷升級。
■通訊員段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