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礦山集街道玉米地里,收割機穿梭作業。當前正值秋收秋種關鍵窗口期,杜集區堅決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以“搶農時、保豐收、提質量”為核心,統籌各方資源,積極應對天氣變化,全力推進秋收秋種工作高效有序開展。
杜集區抓調度促效率,健全指揮體系,建立健全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糧食安全雙組長責任體系,調度秋收秋種工作進度,協調解決秋收秋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強化研判預警,根據天氣情況指導調度秋收進度,優先搶收倒伏玉米、優先搶收有霉變玉米、優先搶收家庭困難戶玉米,避免因持續陰雨天氣導致“豐產不豐收”。同時加強日常督導,實行日報制度,區農業農村部門每天下午四點半匯總統計全區秋收進展情況及時報送。
抓好下沉指導服務,組織5個技術指導組深入田間地頭,農機人員針對漬澇地塊機具調度、晾曬存儲等問題,加強技術指導服務,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聚焦老弱病殘、低保等群體,每個村級成立10人左右的志愿服務隊,做到幫收、幫運、幫晾、幫種,確保幫助困難群眾秋收秋種工作不掉隊。做好農技服務,鼓勵種糧大戶發揮作用,購置烘干設備及時搶收搶烘,農業農村部門上門為企業辦理購機補貼相關手續,解決他們后顧之憂。
抓烘晾促增收,鼓勵農戶利用房前屋后空地、庭院搭建晾曬棚,鋪設塑料薄膜、竹席等防潮設施,采用“薄層攤晾、勤翻勤動”方式加快水分蒸發,防止霉變。挖掘現有晾曬資源,利用村委大院、文化廣場、學校操場、閑置廠房、主干道路(劃定安全晾曬區域)等公共場地,為農戶提供免費晾曬場所。發揮烘干設備效能。制作微信小視頻,宣傳糧食烘干措施與烘干企業,搭建全區5家烘干企業與種糧戶糧食烘干直通車。加強與糧食收購企業、烘干企業的聯動,建立“濕糧直收”通道,減少農戶晾曬困難,通過集中烘干提高烘干使用效率。
加強農機調度,抓搶收促減損。本地有玉米聯合收割機58臺,其中履帶式收割機19臺已全部就位。組織動員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機大戶、種植大戶等,對適宜農機作業的地塊集中作業。針對田間積水的地塊,組織人力、調配機械,開溝排水、翻耕晾曬,加速土壤水分蒸發,為秋收秋種創造條件。針對小地塊、土地淤濕機械難以作業的地塊,發動群眾、黨員干部、志愿者開展人工收割,及時運送出去。
提升秋種質量,保障農資供應。區市場監管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開展農資市場監管專項行動,對轄區內農資市場進行抽查,杜絕“三無”種子和劣質農資出現,保障秋種農資供應安全。把握天氣農時,大力推行“四適”(適期、適量、適墑、適法)播種,重點推廣一批高產、多抗、廣適性良種,發揮品種增產、提質、減災功能。推行“秸稈還田”“深耕深松”等耕地地力提升舉措,落實“種子包衣”“藥劑拌種”和土壤處理等措施,控制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蟲。
記者 馮冬梅 通訊員 柳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