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由杜集區關工委等單位舉辦的“薪火傳集”傳統文化進校園宣講活動在朔里實驗初中舉行。
區關工委副主任、原子張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張學軍向在場師生講述了顓孫子張一生追隨孔子、研習儒學,以及這位歷史名人與杜集區的故事。顓孫子張為春秋時期文化名人,古代思想家,為孔門十二哲之一,儒家八派之首。他提出的“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及“執德不弘、信道不篤、焉能為有,焉能為亡”的思想對后世影響很大。顓孫子張本是陳郡陽城人,后隨孔子游歷,后葬于現朔里礦西劉屯南,其后世子孫住在石臺鎮學田村。2019年,顓孫子張墓入選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主講人通俗生動的宣講,贏得在場師生的陣陣掌聲。七年級(1)班的學生李欣告訴記者,自己從小就聽說過顓孫子張,這次宣講讓她更加了解了這位先賢的故事,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這也將激勵她更加努力學習。
據了解,杜集區關工委聚力打造“薪火傳集”特色品牌,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充分利用轄區小朱莊烈士陵園、小朱莊戰斗戰地醫院舊址等紅色資源和顓孫子張等歷史文化資源,組建了紅色文化宣講團、傳統文化宣傳團等多個宣傳團,深入各中小學校開展“薪火傳集”系列宣講活動,教育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賡續紅色基因,傳承優秀文化,護航青少年健康成長。
記者 馮冬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