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們的新廠房,加工稻米的新設備,最后一道程序是真空包裝。你們看,經過加工后的稻米,個個顆粒飽滿、晶瑩剔透、米香四溢……”近日,杜集區人大代表、段莊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丁杰高興地為前來調研村集體經濟發展的代表們介紹大米加工生產情況。
黨委的中心工作在哪,人大力量就往哪使。近年來,朔里鎮人大主席團始終保持與鎮黨委、政府同向而行,緊緊圍繞強村富民這一發展目標,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主攻方向,積極探索破解鄉村共富的新路徑。今年鎮人大在開展季度代表小組活動中,多次組織代表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開展調研視察活動,召開座談會,聽取鎮政府關于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情況的報告,針對報告中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開展情況、存在的問題及下一步打算,引導代表廣開思路,積極建言獻策,助力鄉村振興發展。
通過深入調研,把脈村級集體經濟增收短板,代表們發現朔里鎮朔南社區、朔北社區、段莊村均流轉土地大面積種植水稻,地緣相近、村情相似、產業趨同,但是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比較單一、規?;б娌幻黠@,提議要將“黨建引領”與“聯村抱團”結合起來,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延長產業鏈附加值,對稻米進行深加工。代表們的建議引起鎮人大主席團的高度重視,積極反饋給鎮黨委,經過嚴謹細致的謀劃、部署,目前,朔里鎮整合朔南社區、朔北社區、段莊村水稻種植資源,成立安徽省朔湖農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引入機器設備加工車間對稻米進行產品深加工,通過延長產業鏈,村集體經濟年增收90萬元,鄉村振興發展馬力持續增強。
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人大代表孫麗梅介紹,朔里鎮通過建立“黨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由鎮黨委牽頭,目前已打造朔南、官莊、段莊等11個黨支部引領合作社示范點,編制集體經濟“一村一策”項目庫,收錄徐樓村“鄉村共富微工廠”、朔南蚯蚓養殖、縱樓石磨香油、官莊乾升金絲皇菊、沈集白玉蝸牛等特色村集體增收項目16個,帶動200余名群眾就業,集體經濟年收入實現新突破。
記者 馮冬梅
通訊員 信紅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