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長途累了能喝口熱水、吃口熱飯,遇到糾紛還有法律援助,這‘家’太貼心了!”常年往返淮北與杭州的貨車司機王師傅,提及淮北市的“司機之家”,連連稱贊。
近年來,市交通運輸局聚焦貨車司機、出租車司機等戶外勞動者“急難愁盼”,以“解民憂、暖民心”為核心,建成13個固定“司機之家”及2個跨省流動驛站,構建起“覆蓋廣、服務全、暖人心”的服務體系,累計服務戶外勞動者超14.5萬人次,真正打通服務戶外群體的“最后一公里”。
“在哪建站,司機說了算。”市交通運輸局堅持“貼近需求、便利可達”原則,精準錨定貨車通行密集、戶外勞動者集中的貨運企業、物流園區、公交場站、加油站等關鍵節點選址。目前,傳化公路港、恒基城首末站、孟山南路加油站等13個核心點位的“司機之家”已投用,還延伸服務觸角在杭州、泉州設立流動工會驛站,服務范圍從淮北本地輻射至安徽籍外出駕駛員,形成“市內全覆蓋、省外有延伸”的服務網絡,基本滿足戶外勞動者休憩、應急需求。
走進傳化公路港“司機之家”,乒乓球桌旁有司機切磋球技,圖書報刊區不少人翻看讀物——這樣的場景,正是淮北“司機之家”從“能歇腳”向“更暖心”升級的生動寫照。各站點以“實用、貼心”為標準,既配齊微波爐、冰箱、直飲機、應急醫藥箱等基礎設施,提供免費飲水、熱飯、充電、應急醫療咨詢服務,破解“吃飯難、喝水難、充電難”等剛需問題,又因地制宜推進功能升級。濉溪縣部分站點拓展出洗衣房、減壓室、車輛檢修點,杭州流動工會驛站100米內配套3處帶充電樁的停車場與1處含籃球場、足球場的公園,驛站內空調全天開放、茶水不斷,滿足勞動者“歇腳、洗衣、運動、給車充電”的多元需求。此外,“送清涼”“送溫暖”活動在酷暑、寒冬等特殊時節常態化開展,讓“司機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暖心窩”。
市交通運輸局并未止步于將“司機之家”打造成休憩場所,更著力升級為解決實際困難的“服務站”與維護權益的“保障站”:針對貨車司機關注的運費拖欠、工資糾紛、家庭矛盾等問題,杭州流動工會驛站建立專業法律援助機制,累計協助起訴案件3起、提供法律咨詢260余起,為勞動者挽回經濟損失320余萬元;各站點還兼具“黨的政策宣傳站、職工群眾學習站、工會組織服務站”功能,通過配備業務指導手冊,方便勞動者了解政策流程,實現“讓群眾少跑腿、讓數據多跑路”,切實提升服務效率。
從“長途奔波的歇腳地”到“權益保障的服務站”,從“傳遞溫暖的港灣”到“行業發展的助推器”,淮北“司機之家”以14萬余次服務改善了戶外勞動者工作環境,贏得廣泛贊譽,為營造“尊重勞動、關愛勞動者”的社會氛圍、推動交通運輸行業健康發展注入“暖動力”。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將持續根據勞動者需求優化“司機之家”布局與功能,讓“家的溫暖”覆蓋更多戶外群體。
記者 劉星 通訊員 丁曉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