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隨著氣溫升高,蚊蟲孳生,病菌繁殖加快,腸道傳染病也進入了高發季節。市疾控中心提醒廣大市民,要密切關注飲食衛生,謹防病從口入。
什么是腸道傳染病?夏季常見腸道傳染病有哪些?市疾控中心急傳科負責人李亞告訴記者,腸道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感染引起的經消化道途徑傳播的疾病,呈季節性分布,每年發病高峰在5至10月。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包括霍亂、細菌性痢疾、傷寒或副傷寒、急性胃腸炎、手足口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甲肝、戊肝、阿米巴痢疾等。
絕大多數腸道傳染病以消化道癥狀為主,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食欲不振等胃腸道癥狀。嚴重的腹瀉會導致機體重度脫水,伴發熱、全身酸痛、昏迷及休克等癥狀,甚至有生命危險。
“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即病人或帶菌者的糞便、嘔吐物等排泄物污染了食物、水源、手、生活用品或周圍環境,健康人通過接觸這些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李亞表示,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是注意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
具體來說,防護措施包括飯前、便后和加工食物前,要用流動的水和肥皂、洗手液洗手。喝開水,不喝生水,不使用不潔的水漱口、刷牙、洗食具、洗水果、洗蔬菜和其他食品。不吃生的食物,食品在吃前要煮熟、煮透,尤其是貝殼與甲殼類海產品。吃剩飯菜要放在冰箱儲存,不要食用未在冰箱儲存或儲存時間較長的食物,隔夜食物吃前一定要徹底加熱。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凈,先用清水浸泡,然后使用流水多次沖洗;一些帶葉、帶根的蔬菜,要特別注意根部的清洗。加工涼拌菜時需做到生熟分開,用專用的熟食案板、刀具和專用盛放容器,避免交叉污染。盡量不要在路邊攤或衛生條件差的餐館進餐,在外就餐少吃涼拌菜和肉類燒烤食物。
李亞提醒,一旦出現腹瀉、嘔吐,盡早到正規醫院腸道門診就診。家人出現腹瀉癥狀時要注意做好飲食隔離與餐具消毒,尤其要做好患者糞便、嘔吐物的消毒處理,避免造成水源和食物污染。
記者 詹巖

